当前位置:
首页>>原创
东盟国家动力电池回收政策大盘点,谁走在前列?
更新时间:2025-07-02 11:31:01
作者:小刘
点击次数:17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能源的追求和电动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动力电池回收成为了关键议题。东盟国家在这一领域也纷纷出台政策,以应对未来大量退役动力电池带来的环境和资源挑战。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东盟国家在动力电池回收方面的政策举措。

 

印尼:全面布局,打造电池产业闭环

印尼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及电池产业极为重视,将电动汽车列为国家战略产业。2020年,印尼总统佐科签署《新能源法》,为后续一系列政策奠定基础。


在动力电池回收方面,虽然目前尚未有非常细化的专门回收政策,但相关法规有所涉及。如《新能源法》要求车企承担电池回收责任,不过截至2024年,仅有五菱、现代等5家车企建立官方回收点,且集中在爪哇岛主要城市。印尼电池协会预测,到2030年该国退役动力电池将达12万吨,现有回收体系存在短板,非正规回收渠道处理量占比超70%。


为改善这一状况,印尼也在积极行动。印尼联合马来西亚、泰国推出《东盟电池回收标准(ABRS)》,统一运输、拆解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促进区域间电池回收合作。中国企业建设的泗水-曼谷跨境回收通道,借助该标准可将物流成本降低30%。同时,国内企业也在加大回收投入,格林美与印尼青山集团合作的5万吨/年回收项目已实现商业化运营,广东金晟新能源与印尼ELVINDO公司共建雅加达自动化拆解中心,采用AI分选+闭环湿法冶金工艺,锂综合回收率提升至85%,项目获印尼工业部“国家战略项目”认证。


马来西亚:积极探索,完善回收政策体系


马来西亚在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和电子废物回收方面具备潜力,其强大的电子工业基础为电池回收提供了一定支撑,并且政府也在不断出台支持政策。


自然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部长于2024年6月26日宣布,正在制定处理电动汽车电池的指导方针,以应对处置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损害。在相关法规方面,《2005年环境质量(附表废物)条例》将电子废物和电动汽车电池列为危险废物,要求严格管理以防止环境污染和健康风险。这些废物必须在许可设施中处置,并安全储存以防泄漏或伤害,正确的标签、记录和运输由有执照的承运人执行,确保安全处理,同时法规要求公司跟踪并向环境部报告废物处理情况。


虽然目前马来西亚尚不具备大规模电动汽车电池处置和回收的技术能力,但通过参考美国和韩国等国经验,未来有望在政策引导下,吸引更多企业投资,完善电池回收产业链。并且,该国在吸引外资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果,特斯拉、比亚迪和吉利等全球企业的投资,为其电池产业包括回收环节的发展注入动力。


泰国:多方合作,推动回收系统建设

泰国在电池处理和回收方面处于东盟地区前列。泰国与SCG国际公司合作,积极开发电动汽车电池回收系统,并且该项目得到了政府激励措施和法规的支持。


在政策推动下,泰国的回收体系建设取得一定进展。例如,泰国积极参与区域合作,与印尼、马来西亚共同推进《东盟电池回收标准(ABRS)》,促进跨境电池回收。在国内,通过与企业合作,不断完善从电池收集、运输到拆解、回收利用的全流程体系。像松下能源和7-eleven在泰国推出的回收旧干电池计划,借助7-eleven广泛的零售网络,方便消费者进行电池回收,这种模式也可能被借鉴到动力电池回收领域,提高民众参与度和电池回收率。


总体来看,东盟国家在动力电池回收政策方面虽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但都意识到这一领域的重要性并积极行动。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落实,未来东盟地区有望在动力电池回收及资源循环利用方面取得更大进展,为全球可持续能源发展贡献力量。后续我们也将持续关注这些国家在该领域的新动态。


2025全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峰会暨第十三届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会议将在8月30-31日于深圳市盛大开幕。


文章标签:
  • 【热点专题】电池制造工职业培训
    2024-05-16 电池制造工职业培训详细 >>>
  • 【热点专题】电池制造工程师职业培训
    2023-08-20 详细 >>>
  • 【热点专题】电池维修保养师职业培训
    2023-08-20 详细 >>>
  • 【热点专题】废旧电池处理处置师职业培训
    2023-08-20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