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在“双碳”战略引领下,我国电池产业呈现跨越式发展。2024年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达到1170 GWh,同比增长24%,行业总产值超过1.2万亿元。其中,动力电池产量为826 GWh,储能电池产量为260 GWh,消费类电池产量为84 GWh,全面支撑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快速增长。中国企业在全球锂电池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达到1214.6 GWh,占全球出货量的78.6%。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分别以37.9%和17.2%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前两位,合计占据了超过55%的市场份额。头部企业持续领跑,储能电池、动力电池与消费类电池协同发力,产业链日趋完整,技术体系不断成熟。然而,随着电池规模化应用的深化,企业正面临产品一致性控制难、系统安全隐患多、制造成本高、全生命周期管理复杂等现实挑战。传统依赖规则驱动和经验调优的技术路径已难以满足电池产业对高精度、强预测、智能化的管理需求。
数字孪生技术的崛起,为电池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全新解法。作为融合物理建模、数据驱动与智能预测的关键使能技术,数字孪生正快速渗透至电池设计、制造、检测、管理全链条环节,成为提升电池产品安全性、可靠性的“新型基础设施”。从宁德时代“极限制造”平台到比亚迪的虚拟产线优化系统,从欣旺达的孪生车间环境监控到亿纬锂能的智慧电芯平台,数字孪生已从概念验证走向规模化落地,重塑电池企业的运营逻辑和价值链结构。
为全面呈现数字孪生在电池行业的应用成果与产业化进展,推动关键技术标准化、平台化与生态化建设,《电池产业数字孪生技术应用白皮书》应运而生。白皮书系统梳理了数字孪生的核心原理与关键要素,深入解析其在电池健康状态评估、故障预警、智能制造与BMS系统中的融合路径,全面展现前沿技术落地的真实场景与可复制路径。
本白皮书不仅为从业者提供系统参考,更为政府监管、行业标准、产业协同提供决策依据,推动构建以“数字孪生+电池全生命周期”为核心的新型产业形态。面向未来,数字孪生将成为支撑电池行业智能化、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底座。
必看理由——
内容框架——
第一章 数字孪生技术概论与电池产业应用价值
1.1概念框架与系统核心
1.1.1基本定义
1.1.2组成要素
1.1.3电池产业中的应用价值
1.2技术趋势
1.2.1 模型驱动与数据驱动融合化
1.2.2 从镜头映射项动态闭环演进
1.2.3 多尺度、多层级孪生
第二章 数字孪生技术在电池产业领域的应用
2.1技术应用
2.1.1数字孪生与健康状态评估
2.1.2数字孪生与电池故障预警
2.1.3数字孪生与电池制造
2.1.4数字孪生与电池管理系统
2.2企业案例
第三章 结论与展望
3.1、应用特征
3.2、瓶颈与挑战
3.3、发展展望